濮上之音 pú shàng zhī yīn

「濮上之音」释义

指靡靡之音。

「濮上之音」详情释义

濮上之音 [pú shàng zhī yīn]
  1. 濮上:春秋时卫地,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。用以指靡靡之音。
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乐书》:“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,先闻此声者国削。”

濮上之音 [pú shàng zhī yīn]
  1. 相传春秋时,卫灵公到晋国访问,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,半夜听到琴声,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。到晋国,见晋平公,就使师涓弹奏,师旷听到,手按琴弦说:「此亡国之音,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,当武王伐纣时,师延向东逃逸,至濮水,自投江水而死,所以凡听到此乐者,国家必定衰败。」见《史记.卷二四.乐书》唐.张守节.正义。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。《三国志.卷二五.魏书.高堂隆传》:「作靡靡之乐,安濮上之音。」也作「桑间之音」。

「濮上之音」的近义词

靡靡之音 郑卫之音

「濮上之音」的相关词

不求甚解 吹毛求疵 响遏行云 奋发图强 差强人意 杞人忧天 独具匠心 琳琅满目
分享这个页面